根据对社区幼稚园内教室、儿童活动场所安全设施、周边公共活动场所进行的安全排查,发现社区15所幼稚园中有11所幼稚园的教室未装紫外线灯电源开关防护罩,误操作易发生儿童群体辐射伤害事故,是幼稚园的危险源之一。
项目措施
学习交流。推广学习中原幼稚园儿童安全设施经验。
资金支持。街道出资2万余元支持社区幼稚园儿童安全设施改造。
检查落实。对每个幼稚园检查安装情况,落实措施限时整改。
根据对社区幼稚园内教室、儿童活动场所安全设施、周边公共活动场所进行的安全排查,发现社区15所幼稚园中有11所幼稚园的教室未装紫外线灯电源开关防护罩,误操作易发生儿童群体辐射伤害事故,是幼稚园的危险源之一。
学习交流。推广学习中原幼稚园儿童安全设施经验。
资金支持。街道出资2万余元支持社区幼稚园儿童安全设施改造。
检查落实。对每个幼稚园检查安装情况,落实措施限时整改。
殷行社区流动人口多,大部分小区为90年代初落成,房屋房龄较老,配套物防设施较为落后,是造成入室盗窃案高发的主要原因。
开展防盗宣传教育。邀请社区民警对老年人进行防骗防盗培训。
每月第二个双休日开展社区治安防范集中宣传活动。2009年以来共组织治安宣传活动75次,拉横幅320余条。
群防群治建设。居委会干部、志愿者每天在小区内开展治安巡逻,并通过小区广播进行防盗宣传。
实施“殷行街道居民区基础防范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安装围墙倒刺20208米;落水管防攀爬设施1252根;防盗铁栅栏1052个;电控防盗门2161扇,全社区电控防盗门覆盖率已达100%,有效阻止盗窃人员进入居民楼。
社区道路沿线安装了50多处自行车、电动车停放点车辆防盗装置,安装了66个街区摄像头,防止非机动车失窃案件发生。
殷行社区现有持证残疾人3362名。2005年,殷行街道残疾人联合会在政府的支持下,在全市建立了首个“阳光之家”,面向社区16-35周岁智障人士,设有教育培训、特奥活动、康复训练、简单劳动四大功能。在做好“阳光之家”智障人士安全保障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残疾人士这一特殊群体易受伤害的脆弱性和生理、心理状况的特殊性,实现对社区各类残疾人士的安全促进全覆盖显得尤为重要。
依托“阳光之家”开展社区残疾人士的安全促进工作,提高残疾人士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简单劳动能力,加强这一特殊人群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各类伤害事故,提升他们的安全健康水平。
对于未纳入社会保障的困难残疾人和家庭没有经济保障能力的残疾人,政府通过街道残疾人联合会,给予基本生活保障。
康复保障
免费健康体检,2010年受助人数达405人。
为视力障碍人员免费提供白内障复明手术,2010年为30多起。
免费配发用品用具
安全防范
为肢体残疾人员累计安装无障碍设施382户;
楼梯安装双扶手,地面铺设防滑设施;
在活动场所、通道和易发生碰撞、跌倒的地方放置警示标志;
定期检查“阳光之家”区域内的门窗、电路及照明情况,并作好记录。
阳光工场。模拟就业场所环境,为智障人士提供劳动技能培训,培养就业观念,承接肥皂加工的简易劳动。上海双钱集团设立“双钱基金”,给予参加劳动的智障人士一定的劳动补贴。
“阳光家园”。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特奥活动”,搭建运动平台,展示残疾人的运动能力。
“阳光心园”。对精神障碍人士进行心理疏导,加强监护。
“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经过职业培训、辅导,挖掘残疾人潜能,提高残疾人技能,增强素质,为再就业创造条件。
殷行社区有散居0-3岁婴幼儿1400余人。开展早期教育是一项事关人口素质提升的重要工程。因此,在早教活动中有必要开展婴幼儿预防伤害项目,使早教活动不发生婴幼儿伤害事故。
召开早教工作联席会议。细化亲子活动各环节,并部署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做好组织调查工作。每年2次排摸统计本小区的散居婴幼儿信息,做好0-1岁婴幼儿的登记工作。
精选早教点。街道计生办从社区内的幼稚园中精选出7家安全设施和安全管理措施完善的幼稚园作为社区早教指导站。
建立早教活动安全制度。建立《0-3岁早期教养指导活动工作职责》等制度,保障0-3岁早教安全工作的顺利实施。
做好入园前安全准备工作。
做好婴幼儿游泳馆健康锻炼安全工作。
开展“儿童不离视线”宣传活动。向儿童家长发放儿童防骗、防拐安全宣传资料1100多份。
开展科学育儿入户指导。邀请长海医院儿科教授、杨浦区妇幼所所长等专家对0-1岁的婴幼儿家长进行科学育儿入户指导。
殷行街道有职业危害申报企业单位31家,各类有毒有害从业人员1050名。其中:女职工114名,农民工73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岗位有:电焊烟尘57人、高温噪声459人,粉尘237人,二甲苯(有机溶剂)100人,汽油、柴油139人,氨气(氯气)59人,电离辐射4人。
通过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单位进行职工职业健康教育培训,监督检查职业危害预防措施,确保辖区内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岗位的人员不发生各类职业伤害事故。
街道邀请上海市安监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处处长邬振伟向31家有职业危害企业单位开设职业健康专题讲座。
发放职业健康相关文件。
在社区推广全国职业卫生示范企业——闸北电厂有关职业卫生健康安全促进工作的先进经验。
对存在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建立一企一档。
建立有职业危害因素岗位的告知制度。
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监督机构。
企业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采取人与生产场所隔离的全封闭操作。
每年1次专业人员监测生产作业环境,确保工作场所安全。
向生产场所职工配发相关劳防用品。工作场所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对在职业危害场所工作的上岗、离岗职工进行体检。
在工作场所开展各种安全防范技能演练。
殷行社区有中原体育馆(场)、“一兆韦德”健身中心,另有覆盖全社区的58个居民健身苑(点),是居民参加健身的主要场所。然而,社区曾经发生过老年人从双杠锻炼器材摔下、健步老年人因鞋不适跌倒和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健身锻炼时晕倒等伤害事件。所以,安全健身、预防伤害事故发生尤为重要。
加强社区体育健身安全监测;排查排摸社区各个体育运动场、对58个健身苑点的硬件设施安全隐患;加强健身指导管理;提高体育运动安全服务水平,提高人们安全防范意识;确保不发生健身人员重大伤害事故。
由社区体育俱乐部负责建立社区体育安全网络、制定相关体育安全制度。
建立230人的社会体育指导管理员队伍,并配戴应急救助员身份牌,帮助居民安全健身。
对参加体育锻炼人员和体育指导管理员开展相关安全宣传和培训。
社区在58个健身苑点都设有安全健身告知牌。
在健身活动器材上标明器具名称、健身作用、锻炼适用者。
在游泳池等特殊健身场所设有安全警示标志。
在中原体育馆、“一兆韦德”健身中心等健身场所安装防撞设施,并配备了安全监控、应急照明等装置。
中原游泳馆配备具备上岗证的专职救生员。
剔除双杠等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健身器具,改为安全健身器具。
社区安全志愿者和体育指导管理员经常巡查健身器材,发现损坏及时报修。
社区开展“体育生活化”活动,在从事健身锻炼的居民中开展安全健身互帮互助活动,相互提醒以防伤害发生。
学校门前占道设摊及“黑网吧”等现象一直是学校门前及周边安全隐患的顽症之一。根据社区中小学校校长“校园安全问卷”调查反映,对学校周边安全环境感到不满意的占35%,满意的占65%。最为突出的是市光一小门前及周边安全问题。
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法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加强社区道路交通管理,在学校门口增派警力,增加巡逻频次。
由市政科、勤海农贸市场负责,市光一小、交警六中队、市光一村物业管理公司共同组成市光一小门前及周边安全干预工作组。
加强市光一小门前硬件管理。在小区通道口设置车辆进出栏杆,从硬件设施上控制乱停、乱放车辆现象。
城管、物业、交警采取教育与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加强对学校门前及周边的综合整治。
街道组织对所有学校周边网吧等场所的联合整治,消除安全隐患。对18个网吧、3个电子游戏机房进行了5次突击检查整治,共收缴老虎机12台。
在校门前安装安全监测装置,随时了解和掌握安全动态,
建立民警和协管员共同维护学校学生上下学时交通安全的长效工作机制。
殷行社区有2个免费开放式公园,即工农公园和民星公园,属于杨浦区绿化管理署。每天大约有4000以上的游人进入公园游玩,80%以上属于中老年人,他们从清晨到晚上参加各类文体娱乐活动,是中老年人比较集中的活动场所,他们还经常携带婴幼儿活动。社区免费公园是安全社区宣传的良好资源和阵地。
殷行街道与杨浦区绿化管理署、公园管理部门签订共建共管社区安全公园协议书,合作开展社区安全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在游园主通道和健身场所,设置以安全画板、提示语为主的展示宣传,同时,加强公园内部安全设施完善和改造,让进入公园游人从看、行、健身、体验等多种形式感受安全氛围,帮助社区居民提高安全健康意识和知识水平。
公园主通道安装的电子显示屏滚动宣传安全社区理念和安全防范知识。
在游园主通道两旁放置能够一目了然的各种安全预防小提示或警示语。
健身等场所安置安全宣传栏和提示板。在工农公园内主要展示环境保护、自然灾害、民防教育、公共安全、治安防范、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学生安全、儿童安全、用电安全等内容,在民星公园内主要展示以地球家园、生命探秘、健康养身、安全健身、家庭装潢与人的安全、家庭花卉养植与人的安全、科学饮食、合理膳食、食品安全、家庭医药保健、居家救护等内容。
在公园空旷区域和儿童活动场地,设置模拟交通标线和可翻动模拟信号灯,用于儿童交通安全教育。
对公园内部设施开展安全改造。突出设施采用圆角,如将草坪围栏以圆管围成、道路边角做圆弧形状、宣传标牌也采用圆形式样。
公园管理员每日进行园内设施安全巡查,发现设施损坏及时报修,以免发生游人伤害事故。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平衡机能及心血管功能均有所下降,在平时不参与健身锻炼的人群中尤为严重。为使其了解健身锻炼对改善体质和机能的益处,掌握科学健身方法,减少和预防健身活动中的损伤,自觉积极地参与各类健身锻炼活动,社区联合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共同开展科学健身项目,加强体育科研与市民健身相结合,推动体育科研成果社会化。
针对55岁至65岁平时不参加体育锻炼,易患骨质酥松、心血管病等疾病的居民,组织其练习太极拳。
教学前,对学员进行生理、生化、心理测试,锻炼半年后再进行测试对比。
教学从运气开始由浅入深,通过气息调理,开展二十四式、四十二式太极拳的学习。
教学中学员若出现不适,及时指导、纠正学员的动作,避免因动作不到位而造成的伤害。
教学过程中持续跟踪,通过能量代谢测试,反映出不同个体的心肺、能量代谢变化。
殷行路开鲁六村段是开鲁六村居民到城达菜场,闸二居委会小区学生前往开鲁新村幼稚园、开鲁二小、中原中学的必经路段。每天早晚高峰时,穿行于殷行路的车流量大、人流量大,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居民在殷行路的通行安全问题引起了开鲁六村居委会的高度关注。
开鲁六村居委会采用各种宣传教育方式,提高小区居民的交通行路安全意识。
交警六中队在殷行路上划定“斑马线”,设立减速指示牌,规范居民行走路线,提醒车辆驾驶员放缓车速。
组织社区志愿者在高峰时段护送老年人和儿童过马路。
加强该路段巡逻力度。交通协管全力协助交警做好对非机动车、行人的引导和管理工作。